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透視卡蜜兒---她的藝術‧情感‧瘋狂(Camille Caudel)



《先由一部電影談起》-----『羅丹與卡蜜兒』 電影『羅丹與卡蜜兒』於1988年推出,主要以卡蜜兒的故事為主軸,講述這位19世紀末法國女性雕塑藝術家,傳奇且悲劇的一生。卡蜜兒留給世人的印象,是扮演擁有『現代雕塑之父』美譽---羅丹(Francois-Auguste-Rene Rodin,1840-1917)的繆思與情婦的角色。其實,這段廣為流傳的愛情悲劇,掩蓋住卡蜜兒原有的藝術才華,讓她失去了在藝術定位上應得的評價。 在卡蜜兒逐漸為世人所遺忘,沉寂近一個世紀後,卻從1980年代起,於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。巴黎的藝術界和藝評家紛紛吹起一陣『卡蜜兒熱潮』,除了搜集整理出她的全部遺作,於1984年在巴黎羅丹美術館展出,同時分析她與羅丹之間的藝術共生關係,重新肯定她的藝術才華與成就。 這部電影也是在這股熱潮中拍攝完成,可惜的是,經過20多年後,卡蜜兒仍只留給世人為藝術和愛情付出一切,最終瘋狂抑鬱而終的形象,對於她的藝術作品卻一無所知。以下將就她的生平、作品、與羅丹的關係、被害妄想等各層面詳加解讀。
   
 《早熟的雕塑天才》
1864-1882年 卡蜜兒‧克羅戴(Camille Caudel,1864-1943)1864年12月8日出生於法國香檳地區(Fere-en-Tardenois in Champagne)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,父親路易斯‧普霍斯培(Louis-Prosper Claudel)是一位土地登記測量公務員,他因為職務之故常須調至不同地區,有時全家也隨之搬遷。 卡蜜兒出生前一年,有位一歲多夭折的哥哥,以及相差2歲的妹妹路易斯(Louis Claudel),和相差4歲的弟弟保羅(Paul Claudel)。她從小與弟弟保羅關係較為親密,日後保羅成為知名的詩人、文學家、外交官,名聲與成就皆凌駕姐姐甚多。 卡蜜兒很早即顯露雕塑方面的天賦,幼兒時代就用黏土創作,常以自己的家人、僕人為模特兒塑像。12歲時就自詡將來成為一位雕塑家,當時未接受過任何美術教育,已有風格相當成熟的作品,不過現已失傳。父親將她12歲的作品,拿給當時頗負名氣的雕塑家Alfred Boucher看,結果大獲激賞,當時的藝評家馬斯阿提‧莫何阿特(Mathias Morhardt)在《法國的信使之神》雜誌撰文評述,稱讚作品《大衛像》高貴完美,當時卡蜜兒只有15歲。

<和父親與弟妹合照,右邊為卡蜜兒>  

<卡蜜兒14歲時>
《與羅丹不對等的情感及藝術共生關係》1883-1893年
1883年19歲的卡蜜兒與43歲的羅丹相遇了,由於Boucher老師獲得《羅馬獎》有機會前往義大利交流,委託羅丹繼續教導卡蜜兒,於是,開始了兩人藝術與愛情互相結合與共生的關係。
當時的羅丹在雕塑界已負盛名,接受官方大型委託作品,忙碌工作之餘,創作亦陷入瓶頸。當他遇見卡蜜兒,驚艷於她創作才華和脫俗美貌。卡蜜兒當時與幾位由英 國前來學雕塑的女同學,共租一間工作室創作,她與其中一位女同學----潔西‧李布斯卡(Jessie Lipscmp)成為終生摯友,之後一起進入羅丹工作室學習,往後潔西回英國不僅和卡蜜兒共同辦過一次展覽,還多次成為卡蜜兒與羅丹之間,陷入情感衝突的 調解者。
卡蜜兒在1884年的青銅胸像作品《年輕羅馬人》(Young Roman),是以16歲弟弟保羅為模特兒,這件作品顯現出她成熟穩健的技巧、古典形式與強調人物內在情感的特色。
  <年輕羅馬人雕像>以16歲保羅為模特兒

  <年輕羅馬人雕像>以16歲保羅為模特兒
 其實卡蜜兒需要的是創作的引導,而並非單純的技巧學習,所以沒多久,約從1885年起她便超越學生身分,變成羅丹的合作夥伴。法 國傳記作家藍‧瑪莉‧芭黎(Reine-Marie Paris)在書寫《卡蜜兒》(台灣翻譯為《卡蜜兒—羅丹的繆司與情婦》1989年時報出版)一書中提出精闢的見解:『卡蜜兒與羅丹的親密打開了通往「肉 體」之門,在此之前,羅丹的作品相當嚴肅,老是離不開運動員、健行者沉重的形象,或像夏娃那樣不敢正視自己的女人。但從1883到1990年間,羅丹的作 品中出現細膩的肉體及靈敏的官能性,表現出的形式是交纏的肢體、皮膚的質地、眼中只有彼此的成對男女。這是羅丹此期作品的特色,也反映出卡蜜兒的存在。』
羅丹作品<青銅時代1875-76>

<施洗約翰1878>

  <沉思者1880>
   毫無疑問,卡蜜兒的藝術天賦,改變了羅丹對女人的看法,同時開啟了羅丹創作的巔峰期,使他的風格轉為更多抒情的體裁,流傳後世知名的作品:《吻》《永恆的春天》《永恆的偶像》等,這些作品就是昭告世人,見證兩人相愛的證據。
  羅丹作品<吻1886>

羅丹作品<永遠的春天1884>
下圖兩件雕塑,可看出兩人在創作體裁、情感上互相呼應的作品。

羅丹作品<永遠的偶像1889>

羅丹作品<永遠的偶像1889>

卡蜜兒很快地成為羅丹最得力的助手,許多大型委託作品,允許她塑造手及腳的部份,由於羅丹對手部的重視,可知對她多麼的器重及肯定。卡蜜兒在努力工作之 餘,雖然時間、精力有限,但仍有自己的創作,現存這一時期作品有:『薩岡達拉』、『路易絲‧克羅戴』(她妹妹的胸像)、『費迪南‧馬撒利』(他的妹夫)。 其中『薩岡達拉』於1888年在法國藝術沙龍展出,獲得榮譽嘉許。
 『卡蜜兒的多重身份』--羅丹的學生‧助手‧合作夥伴‧情人‧模特兒
原本單純只是學徒關係,後來成為情侶和合作夥伴,卡蜜兒既是理想情人與模特兒的角色,又是創作上交流與激發靈感的繆斯女神,這對羅丹而言是何等有幸!但相對於卡蜜兒而言,處境並非如此單純。
早在認識卡蜜兒之前,羅丹已有一位陪他度過艱苦歲月,相伴多年的伴侶---蘿絲‧伯蕾(Rose Beuret),並且育有一子,雖然並未正式結婚,但兩人多年生活在一起,形同夫妻。這種矛盾的感情狀況,逐漸造成卡蜜兒內心的衝突與壓力,她希望羅丹能 在蘿絲與她兩者之間做出選擇,可惜並未得到任何承諾,終於在相戀10年後,1893年離開羅丹工作室,正式分手。
為何卡蜜兒要求羅丹離開蘿絲,以求得正式的名份呢?以現在的眼光來看,覺得卡蜜兒既然不畏世俗眼光,執意走藝術家的道路,在藝術創作上她能獨立自主,情感上又何必要男人給予『名份』?
 旅法雕塑家熊秉明說:『卡蜜兒和蘿絲有兩個女人之間的矛盾;卡蜜兒和羅丹有兩個天才之間的矛盾。』   
也許在19世紀末那個年代,社會風氣還是十分保守傳統,雖然她與羅丹相戀多年,但並未同居還與家人同住至1888年(當然偶而因工作關係徹 夜未歸),之後租屋在工作室附近。當羅丹帶她出席官方活動或藝術沙龍,外人即以異樣的眼光看待,流傳她是『羅丹的情婦』甚於『羅丹的助手』,家人更不能忍 受名譽受損,加上蘿絲對她強烈的妒忌和敵意,這些都是卡蜜兒逐漸累積的壓力與痛苦。最重要的因素,應該是努力工作,付出時間、精力、才華、感情,甚至連青 春肉體都獻給羅丹當創作靈感,她希望羅丹能給予同樣對等的回報。
相對於羅丹而言,他的藝術成就、社會地位早已深受肯定,雖然蘿絲無法給予精神的交流、情欲的滿足,但道義上必須對多年忠誠相伴的蘿絲負責,生活上亦相當依賴她的照顧。
兩人開始時就是在不對等的關係上發展,,卡蜜兒終於在情感與創作的拉扯衝突下,認清是無法得到羅丹相對的回應行動,於是選擇孤獨走自己創作之路。
<卡蜜兒20歲時>

<年近中年的羅丹>

  <蘿絲‧伯蕾>
《獨立創作及藝術生涯的盡頭----孤獨‧自毀‧瘋狂》1893-1913年
卡蜜兒在1893年離開羅丹後,仍有長達20年之久(1893-1913)獨立艱苦的創作旺盛期,這段期間她試圖擺脫羅丹的影響,追尋自己 的風格。雖然情感上兩人劃清界線,但在藝術道路上仍有書信上的討論及建議。1893-1899年間,由於羅丹推薦,出任國家美術協會的評審。這段期間,卡 蜜兒越來越憤世忌俗,不熱衷社交,遠離人群,獨立創作無怨無悔。羅丹此時卻聲譽日盛,有時會邀請她赴宴與藝術圈人士或官方交際,她總是拒絕,一方面因為經 濟困頓,無體面衣著,一方面厭惡這種浮面的交際,她只想用作品向世人展示藝術成果,努力成為獲得社會大眾肯定的雕塑家。她與羅丹到1898年,才完全斷絕 來往。
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,卡蜜兒父親與弟弟保羅一直在經濟上支援她,每年仍有作品在國家美術協會或獨立沙龍展出,當時的畫廊負責人兼經紀人----尤金‧布洛(Eugene Blot)十分賞識她的才華,給予鼓勵並極力展出他的作品,可惜只贏得藝界的讚賞,卻未受到大眾矚目。

《獨立創作期作品特色分析》
這段離開羅丹之後的獨立創作期,卡蜜兒從日常生活觀察中尋找靈感,並從內心對情傷、悲痛與女人特有的浪漫情懷,投注在作品之中。以下對其作品特色分析如下:
1>表達女性內心的抒情與浪漫---屬於女性的、具有音樂性、旋律感、特有的浪漫情懷。
<華爾滋1905>

<橫笛手1905年以前>

2>受日本浮世繪藝術影響---以日本浮世繪簡潔的波浪型狀,平衡作品人物的強度,<閒談者>以圍屏突顯人物,這是卡蜜兒作品的另一特色。
<浪>又名<浴者>

<日本浮世繪>

<閒談者1894>


4>捕捉窗外人物景象---卡蜜兒擅於觀察日常生活的人物,捕捉生動的畫面為創作體裁。

5>自身情感經驗的體現
<成熟1899-1913> 
這件作品被解讀為卡蜜兒祈求羅丹回頭,但中間代表羅丹的男子,卻投向另一婦人。這是她情傷經驗的具體呈現。
 
6>刻畫自我內在的自畫像
<祈求者> 
 這件作品是<成熟>左側跪求的女人,保羅認為是姐姐對羅丹情感卑微的態度,他在《我的姐姐卡蜜兒》一文提到:『這是懾人心魄的一刻!我的姐姐卡蜜兒,地哀求,喪盡尊嚴,這驕傲不凡的女子,  竟用這種方式來刻畫自己。』

7>對痛苦、傷害、情緒的宣洩
痛苦絕望的跪於爐前之女人,是卡蜜兒心中揮之不去的絕望心境。她曾為羅丹私下墮胎2次,當她雕塑小女孩時,憶起來不及出生的孩子,這也是羅丹給她的恆久傷害,憂鬱的神情表現在小女孩的臉上。
<沉思1905>

<小夏特蓮1895> 
《被害妄想----羅丹陰謀》
1905年尤金‧布洛和保羅動用人脈和政治影響力,在上流社會圈中,幫卡蜜兒安排了一個展覽會。可是,這次展覽會,卡蜜兒表現十分失常,家 人感到十分難堪與絕望,他弟弟更是顏面無光,於是與卡蜜兒更形疏遠。自此之後,卡蜜兒的精神狀況極不穩定,不但逐一將自己的作品搗毀,同時將所有人視為 『羅丹陰謀』共謀者,自我禁閉於工作室,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,環境髒亂不堪。
 卡蜜兒得的是『被害妄想症』(delusional disorder, persecutory type),她的『妄想』圍繞在羅丹上,她認為羅丹設計陷害她,逼迫她無法在藝術界立足。鄰居、朋友、模特兒,甚至搬運工人都是羅丹的人馬。住進精神病院 後,她曾寫信給弟弟,說別的病人和醫院工作人員聯手對付她,下毒害她,而這些也是羅丹暗中指使的。 
1913年3月2日卡蜜兒的父親因病去世,相隔僅僅8天---3月10日,她就被強制送往精神療養院。原先因為父親的不捨,未簽強制治療同意書,父親一旦 過世,母親長久對卡蜜兒的不滿並認為她敗壞門風,弟弟保羅在痛苦的抉擇下,簽下強制送往精神療養院的同意書,卡蜜兒從此禁閉30年,未曾離開療養院,逐漸 為世人遺忘。
<晚年在療養院的卡蜜兒1935>

     <卡蜜兒想念兒時 Villeneuve 的家>
 《一心想回家的卡蜜兒》1913-1943
在法律上,卡蜜兒死於1943年,享年79歲。實際情況是1913年她被強制住進精神療養院,在藝術界、社會上就已銷聲匿跡,往後30年未 曾離開療養院一步。根據史料,卡蜜兒在拘禁前幾年,多次寫信給親友表達強烈的委屈,一心企盼出院返家。但母親年事已高無力照顧,妹妹已婚諸多不便,弟弟保 羅更是因外交官身份長年在外,所以卡蜜兒均未能如願。不過媽媽定期寄送物品及費用,保羅及他的兒女也有探望幾次,多半時間卡蜜兒安靜合作,但再也不碰雕塑 了。
在療養院的第二十七個年頭,卡蜜兒寫了一封信給弟弟。她說:「我夢想回去童年那個家,保羅啊!我很遺憾你卻 把錢花在瘋人院。用這些錢,我可以做許多美麗雕塑,過一種甜蜜的生活。我常哭泣,究竟還要關多久?我現在大概已經七十七或七十八歲了吧?有時候,我彷彿可 以在空氣中聞到泥土的香味,即使只是一絲絲泥土味,都足以讓我沉醉。我常希望每天早晨可以起來自由奔跑---」
卡蜜兒在信裏說,她有時覺得,彷彿眼前有輛火車正要開往 Villeneuve 這個她童年的家,那個她整天玩黏土、捏泥巴的家鄉。可是,她說,「我知道,我永遠都不可能離開這裏趕上這班火車。」
今日卡蜜兒作品的家,是放置於巴黎羅丹美術館的一間展廳,裡面共有15件作品,前述所介紹分析的作品,都可在這裡欣賞到,這是羅丹生前特別交代的遺願。至於在亞維儂精神療養院,則立有一尊她的紀念碑供後人憑弔。
<巴黎羅丹美術館>

<卡蜜兒紀念碑>
《弟弟保羅是生命中另一個情人》
相較於羅丹,保羅從小敬佩卡蜜兒的才華,他以優美的文筆,寫下對卡蜜兒作品的分析及感言:
『就像一個人在鄉間獨坐,
眼光捕捉一棵樹或一顆石頭寄託思緒,
卡蜜兒作品擺在房間中央,
單看其外形就如中國人收集的奇石:
是思想的紀念碑,每一個人夢中的主題。
正如好書等人從架上取下,
音樂等人彈奏,
精雕細琢的金屬與石頭在這裡也施展了他的魔咒,
魔力壟罩了我們的房間。』
保羅從小觀看姐姐創作,他捕捉住她『專注』的精神,這正是卡蜜兒作品吸引人的神奇魅力。
無論在精神上、經濟上,保羅對卡蜜兒都給予支持和安慰,更是藝術創作上的知音,如果『愛』是相知相惜、不離不棄,那麼保羅就是卡蜜兒另一位更忠實真心的情人!
<晚年的保羅與卡蜜兒為他所塑的頭像>
 《以今日眼光評定卡蜜兒》
羅丹說:『我指示她在哪裡可以找到黃金,但是她找到的黃金是真正屬於她的。』
也許有人覺得羅丹辜負卡蜜兒,讓她藝術生涯一蹶不振,但正如羅丹的慧眼所看到的卡蜜兒,她擁有如黃金般稀有珍貴的天賦,這種天賦,雖然她的 母親視如敝屣,但她的父親珍惜栽培,保羅敬佩並支持鼓勵。可惜她未能從情傷中浴火重生,再加上當時的社會與藝術環境,皆不利於特立獨行的女藝術家生存。如 果卡蜜兒晚生100年(1964年),女權意識較受重視,是否她較能在藝術界發揮,較能為世人所接受?『生不逢時』或許是她的宿命,但我想卡蜜兒希望她留 給世人的印象,是女性雕塑家的身分,而不單是『羅丹的情婦』這個角色。
讓我們試著以保羅『專注』的心情欣賞卡蜜兒的作品,了解成就卡蜜兒藝術生命,除了天賦,還有她獨立創作將近20年的毅力,她雖困於精神的瘋狂,但她並不放棄忠於內心的感受,投注於她的雕塑,這正是藝術家最可貴的生命力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

完美的代價



電影『黑天鵝』講述一位女芭蕾舞者,極力追求完美的過程,而所謂『藝術的完美』,不啻是技巧熟練高超,更重要的是,情感表達的適切激昂。

娜塔莉‧波曼完美詮釋劇中角色,並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,片中不斷交織掙扎的內心衝突,演來逼真傳神,十分具有說服力。

傳統天鵝湖劇碼,女主角要同時扮演黑白天鵝:白天鵝純潔、溫柔、美麗、悲傷、柔弱;黑天鵝熱情、大膽、艷麗、誘惑、侵占。兩種極端性格看似互為對比,其實,代表人類內心的矛盾與衝突。

藝術是成就獨特的美感,探索心靈未知黑暗的角落,一如宇宙黑洞的強大引力。崇高宗教情操至善至美,引領人心向善,藝術的美兼具善惡美醜,完整呈現真實人性,欣賞藝術就是思考人生。

電影最後女主角成就了藝術的完美,她付出精神的代價:強迫、幻想、瘋狂、錯亂。淒美的芭蕾舞劇,變形為驚悚精神分析電影,觀眾忘了舞姿曼妙,卻駭然驚見藝術的偏執狂。

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

旅行的意義


『旅行』---是一種享受、解放、逃避,亦或是尋找某段人生的省悟?
其實不必如此嚴肅看待『旅行』,只要時間、金錢、心情三者配合,行李箱一拉,隨時就可出門!
最近看了一部電影『享受吧!一個人的旅行』,當年『麻雀變鳳凰』的女主角茱莉亞‧羅勃茲,一轉眼已是人生遇到瓶頸的熟女,藉由旅行尋找人生的意義。
英文片名『Eat,Pray,Love』更能貼切表達女主角所要追求的『旅行的意義』-----美食、信仰與真愛。
美食滿足的不只是食慾,更滿足各類感官的欲望,感官的愉悅享受讓人暫時忘卻身心壓力,重新體驗當下人生的美好;信仰是尋求心靈永恆的歸屬,沒有信仰的人生,猶如汪洋中失去方向舵盤的船隻,無法讓心靈休憇靠岸;真愛是人生圓滿的呈現,有愛就有希望,啟動內心感動的力量!
不過,電影畢竟美化了旅行的意義,美好的結局足讓觀影者享受一場旅行的美夢,下一次旅行,別忘了讓心情浪漫一些,讓頭腦迷糊一些,也許,這正是旅行所創造的真意-----遺忘與享樂。

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

流浪的羊回到主的家



我生長在一個傳統信仰的家庭,父母雖然未受過教育,但刻苦難勞經營米店生意,後來生意蒸蒸日上成為小康之家。猶記每逢農曆初二、十六定會大魚大肉祭拜財神,保佑生意興隆,而我因為有魚肉可以加菜,當然喜歡拜拜這個儀式。
隨著兩位弟弟的出生,我和姐姐都感受到父母重男輕女的對待,譬如:我和姐姐從小學開始要幫忙照顧生意,甚至騎腳踏車送米到客戶家,可是弟弟都國中了,卻不必做這些。父親認為男生要有出息,不可做這種勞動卑賤的事,要好好栽培;女生是賠錢貨,以後養大還要準備嫁妝,書不必唸太多。也許因為如此不公平的教養方式,國中時我心裡相當叛逆,也覺得老天很不公平。
就在這時偶爾會在放學途中,收到『神愛世人』的小傳單,裡面的小故事觸碰到我的心,心裡又感動又懷疑地想:『真的有這位愛我的上帝嗎?』於是,我會在假日(記得是星期日下午2-3點中視)收看福音節目。記得節目的主題曲很好聽,那是第一首感動我的福音歌--《機遇》。
高中時我讀的是馬偕護校,住校規律的宗教生活(包括:唱謝飯歌,晚禱,查經),我感受到上帝對我的愛,17歲那一年,便在學校的禮堂,接受耶穌成為我一生的救主,由長老教會的牧師為我和同學點水受洗。正如歌曲所寫,人生的機遇稍縱即逝,我也在讀高中時,轉變一生信仰的道路,讓我成為一隻主所保守帶領的羊。往後我在馬偕醫院服務17年,也完成人生最重要的幾件大事:戀愛、結婚、生子。但其實我心中時時有不安全感,信仰被繁忙的工作遺忘了,畢業後也沒有穩定的教會生活。而且夫家重視祭拜,我害怕因為信仰差異帶來麻煩,自己對主沒有信心,乾脆隱瞞原先受洗的事實。但上帝並不放棄我,在45歲那一年,發生一件重大的事件,這隻在曠野中流浪的羊,終於回到主的家。
去年3月底,母親開刀意外去世,原先有憂鬱症的姐姐,因為處理後事和父親發生嚴重衝突,使得病症更為嚴重,甚至有自殺的傾向。大弟因為父親過度保護,國中生活不適應,便有憂鬱症的症狀,之後靠著我留在娘家的聖經,藉著禱告去除自殺的念頭。他們兩位和弟妹、姊夫都因為感受到主的愛,受洗接受基督成為一生的救主。主在醫治我的原生家庭,祂正修補我們之間愛的連結。
隨著年歲漸長,透過信仰我學會用饒恕的角度,體會父母對我的愛,而這樣的經驗也成為我結婚後,自己經營親子關係的基礎,努力去改變代代相傳錯誤的教養模式。我也體認到沒有零問題完全美滿的家庭,只要家庭成員有互相包容、願意改變的態度,那麼上帝會為每個家庭開闢出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。
雖然父母重男輕女,但我體悟到他們盡心盡力的養育我們,也因為從小被要求照顧生意和弟弟,養成負責任、肯學習、不怕困難、獨立的個性,這是上帝給我最好的禮物,使我往後無論在職場上、人際相處上、婚姻親子互動上都受益無窮!
感謝主!年少時撿選我成為一隻主羊,雖經歷死蔭幽谷也不懼怕,雖流浪於曠野之中,仍領我回到主的家!

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蛻變與恢復

最近我思索著自己的人生,想著我的生命價值是什麼?
過往我追求亮麗獨特的外型,要享有品味、飽含藝術性的生活。


於是,使勁全力揮霍著青春、金錢與精力。驀然回首,我依舊是那位內心徬徨、缺乏自信的女孩,外表逐漸老成,內裡卻是十足十的不成熟。

人生的旅途本來就是一條不歸路,不能重來只能轉變。我強烈感覺要有所轉變,就如蛹要蛻去外殼,才能展現真正的生命;這是第二次生命的探索之旅,有別於年少的懵懂無知,是逐漸褪去虛飾外表,走向真實自我,這種真實就是自我恢復的過程。

每個人都要恢復造物主原本創造的樣子,祂要我們喜愛自己,珍惜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,捉住自己的特質,調整人生的方向。忽然我感到一股亟欲學習、重新再出發的熱情,似乎又往前邁開一大步,如春蝶展翅高飛!

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

當年唱的那首『謝飯歌』

這首多年不忘的『謝飯歌』,是中學住校時期,每日三餐前必有的儀式。當年帶著半懵懂半虔誠的心情,忍著飢餓的腸胃,就是要唱完才能大快朵頤。
歌詞與旋律至今仍朗朗上口----
『感謝天父
賜我飲食
一粥一飯
來處不易
上帝恩賜
同胞血汗
誠心領受
為人服務
阿----們』


不知怎地,近來莫名懷念當時的氛圍,十七、八歲的青澀歲月,不分日夜二十四小時生活在一起,有歡樂、有爭吵、有悲傷、有驚奇。夜幕低垂時,一起翻閱聖經,唱著美妙的詩歌,彷若心貼著心,永遠也不分離!也許就是如此充滿靈性的生活,我們都成為上帝所喜愛而揀選的孩子,多年後友誼更深更醇。
我衷心感謝那段焠鍊的日子,讓我在未來人生路上,有力量面對世事的變化。因著這股力量,相信有更美好的明天。

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

紀念品

旅行至遠方,總要帶回幾樣紀念品,送給親友,順便自我安慰般留住了遠方的記憶。
一段時光可以記憶嗎?有了紀念品就可以躲避遺忘嗎?
如果將所有值得收藏的紀念品,選擇擺放的空間,那大概需要很大的一間房子。『收藏癖』不就是這麼一回事,先是起心動念,接著一發不可收拾!


我愛旅行,我也選擇紀念品,不過總在一段時日後,漸漸遺忘了一些記憶。越是害怕遺忘,越是翻閱相片,越是把玩著紀念品,想要把當初的那份感覺找回來。可惜的是,紀念品不但喚不回感覺,也成為人生中被『收藏』起來的模糊記憶。
既然紀念品標示著旅行的記憶,那麼成長的記憶可有痕跡?
這使我想起母親的房間,一個收藏許多『記憶』的空間。



母親的房間很大很整齊,我知道她惜物儉樸,捨不得丟棄物品,一袋一袋包裹整齊的物品,堆放在房間的角落,多年來家人也習以為常,從來也不會好奇想問她。年前她意外走了,我和家人整理著她的房間,打開那些包裹,竟然是兄弟姐妹多年前,因結婚、工作陸續搬離老家,每個人留在自己房間,瑣碎遺棄的物品。母親把我們不要的東西,整理、包裹起來,想留住她與兒女們的記憶。
這是母親用一生收藏的紀念品,也是她永遠愛我的印記。